top of page

What is bartering?— 以物換物,是什麼

 【提到「換物」,你的腦海裡浮現的可能是村裡的遠房二舅:住在深山,每日耕作,和周圍同樣質樸的鄰居交換最基本的生

  活物件,譬如用剛收的玉米換些糧食種子、換口鍋之類的。但這一看似「原始」、「落後」 的行為,現如今已成為一股全球

  風行的新潮流。在香港,「換物」也在上演。】

圖片來自Google

  Bartering(以物換物),是用自己已有的物品或服務與別人交換,以換取別人的物品或服務,是一種現有貿易模式出現之前已有的交易方式。

 

 早在原始社會,人類還未開始使用貨幣之前,以物易物是賴以生活的重要方式。而伴隨貨幣和商品經濟的出現,以物換物開始式微。

 

在近年,伴隨全球經濟衰退和人們對於環保理念的提升,以物換物再度進入人們的視野。依賴互聯網和社交媒體,這種資源重新配置的方式在全球範圍取得了爆發性成長,各國都出現不同形式的以物換物網站、社區等。

在美國和英國等以物換物率先興起的國家,Bartering已經成為一種獨立的、成規模的經濟行為,為國家貢獻近億元的經濟收入。

 

在香港,bartering仍然是小規模的、分散的由團體組織發展的公益性行為,並未形成規模。 不過,得益於獨特的地理特徵和文化特色,香港的bartering在愛港、創意等主題下,成為了一種獨特的創意文化符號。

文 / 曹圓圓 鮑貞燁)

圖片來自Google

bottom of page